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期刊
logo-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期刊

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期刊
logo_m-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期刊

    跳至中央區塊/Main Content :::
  • 關於
  • 投稿須知
    • 投稿須知
    • 審查流程
    • 編輯政策
    • 線上投稿
  • 編輯委員
  • 各期內容
  • 倫理須知
  • 訂購與聯繫
  • 人社中心
EN
人社中心
search
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
TSSCI 一級期刊
  • Home
  • 各期內容
  • 2023年10月《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第51期
  • Facebook
  • line
  • email
  • Twitter
  • Print
2023年10月 51期
序言
發刊日期/Published Date
2023年10月
中英文篇名/Title
序言
Preface
論文屬性/Type
序言 Preface
作者/Author
陶振超
Chen-Chao Tao
頁碼/Pagination
5-6
摘要/Abstract

調查法是社會科學中少數可以實際檢驗研究結果與真實之間吻合程度的方法,並且為了增進吻合程度而持續改進、創新。調查法也是少數受到傳播科技發展顯著影響的方法。例如,手機普及促成唯手機族(僅使用手機、不使用市話)興起,導致單純透過市話進行調查的抽樣底冊代表性受到質疑;網路自填問卷的出現,加上透過智慧型手機填答的便利,馬上成為25年前才提出之混合模式(單一調查研究結合電話、面對面、甚至郵件等多種不同調查模式進行)的利器,尤其在多個時間點對研究參與者重複詢問的追縱調查,採納網路自填問卷能降低問卷流失率與執行成本;數位科技的進步使得對訪談過程進行錄音越來越簡易,成為研究問卷與訪問品質的重要資料來源;最後,調查法可以與新興的數位足跡被整合在同一項研究中,同時從自我報告資料與行為資料探索人類行為與其後的心理機制。針對這些議題的研究成果,不僅具有學術貢獻,提升調查法所得研究結果與真實之間吻合程度,也具有實務價值,具體影響社會運作與政策制定。
這期有三篇文章深入探討了以上提到的議題。楊孟麗撰寫的 “Recording Response Codability Live: An Investigation of Its Usefulness and Possible Interference” 透過三項研究,探討訪員訪問時記錄問卷題目所提供之選項可過錄性(response codability,指受訪者第一時間能從問卷題目所提供之選項中選出答案)的可行性,發現訪問時記錄可過錄性不僅正確,也不會干擾訪問,是評量問卷與訪問品質的有效指標。杜素豪、于若蓉、洪琮瑋撰寫的〈追蹤調查中問卷回答品質的混合模式效應〉檢視受訪者是否因調查模式不同,對相同題目提供不同答案,即模式效應,亦稱測量效應。他們以2018年採面訪、網路自填問卷混合模式進行的「家庭動態調查」為資料,以傾向分數配對法控制樣本選擇效應(指樣本的個別差異影響收到的調查模式)後,發現面訪與網路自填問卷在無回應、不知道與平衡型態度量表的回答上確實出現差異。廖培珊、蕭錦炎、楊雅惠、彭佳玲與劉介宇撰寫的〈雙底冊電話調查組合設計權數之應用〉指出雙底冊抽樣設計的關鍵在「唯市話族」、「唯手機族」與「市話與手機者」三類對象的加權方式,以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9年國人吸菸行為調查」做為資料,採拔靴法(bootstrapping)比較「先加權再合併」與「先合併再加權」兩種不同組合加權程序所得估計值偏離參考母體的程度,結果發現「先加權再合併」可能是較佳選擇。
這三篇文章值得採用調查法、關注量化研究方法的研究者閱讀與深思。

關鍵字/Keyword

學科分類/Subject
社會學, 新興/其他領域, 科技社會與傳播
Sociology , Emerging/Other Fields, STS and Science Communication
主題分類/Theme
分析方法
Analytical method
DOI
檔案下載/Download
全文下載
  • 關於
  • 投稿須知
  • 編輯委員
  • 各期內容
  • 倫理須知
  • 訂購與聯繫

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Tel: (02)2787-1816 Fax: (02)2788-1740 Email: srcsr@gate.sinica.edu.tw

© Copyright 2025. RCHSS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隱私權及安全政策版號:V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