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logo-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logo_m-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跳至中央區塊/Main Content :::
  • 期刊簡介
    • 期刊簡介
    • 訂閱辦法
    • 與我們聯絡
  • 編輯委員會
  • 卷期目次
    • 即將刊登論文
  • 資料庫收錄
  • 投稿須知
    • 撰稿用例
  • 線上投稿
  • 人社中心
EN
人社中心
search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 Home
  • 卷期目次
  •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第 24卷第 03 期
  • Facebook
  • line
  • email
  • Twitter
  • Print
2012年9月 24卷3期
論規範遵循之可期待性的理性基礎—試從對話倫理學的應用問題論道德、法權與政治責任的規範效力差異與互補
發刊日期/Published Date
2012年9月
中英文篇名/Title
論規範遵循之可期待性的理性基礎—試從對話倫理學的應用問題論道德、法權與政治責任的規範效力差異與互補
On the Warranted Expectation of Norm Following Outlining an Architectural Integration of Moral, Legal and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pplication Discourse in Discourse Ethics
論文屬性/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作者/Author
林遠澤
Yuan-tse Lin
頁碼/Pagination
285-330
摘要/Abstract

在實踐哲學的研究中,倫理學、法學與政治學似乎已經逐漸發展成互不相干的學科。但在日常的生活實踐中,我們卻又發現,如果不能清楚地理解介於道德、法律與政治責任的規範要求之間的關係,那麼我們將無法正確地回答:「我們應當怎樣做才對?」這個實踐哲學最根本的問題。本文將透過阿佩爾與哈伯瑪斯的對話倫理學,說明他們如何在「規範應用的情境合適性」與「規範遵循的可期待性」的應用問題討論中,提出以政治策略責任與民主法治國理念,來為道德的可應用性奠定基礎,並從而能為介於道德、法律與政治責任之間的規範效力差異與互補,提出融貫一體的實踐理性建築學架構。

Ethics, jurisprudence and politics may seem disconnected from each other in the study of contemporary practical philosophy, but when we want to correctly answer the question “What is right?”, then some kind of structural understanding about the interrelations between moral, legal and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is still very necessary for us. In this paper, an architectural outline of these interrelations will be described through the detailed study of Karl-Otto Apel’s ethics of political strategic responsibility and Jürgen Habermas’s discourse theory of law and Democracy which are used for justification of warranted expectation of norm following in their discussion of application problems in discourse ethics.

關鍵字/Keyword
對話倫理學, 應用討論, 法治國, 合適性, 可期待性, 責任倫理學
discourse ethics, application discourse, rule of law, appropriateness, warranted expectation, ethics of responsibility
學科分類/Subject
政治學
Political Science
主題分類/Theme

DOI
檔案下載/Download
摘要 全文下載
相關文章
  • 意義理解與行動的規範性 試論對話倫理學的基本理念、形成與限度
  • 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參與: S. Huntington 的參與理論
  • 人文教育、公民教養與國家權力:論歐克秀之教育理念
  • 權力概念的解析
  • 拉岡的欲望倫理學:從弗洛伊德的「原初受虐性」到紀傑克的「穿越幻象」

  • 期刊簡介
  • 編輯委員會
  • 卷期目次
  • 資料庫收錄
  • 投稿須知
  • 線上投稿

115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Tel: 02-27898156 Fax: 02-27898157 Email: issppub@sinica.edu.tw

© Copyright 2025. RCHSS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隱私權及安全政策版號:V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