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logo-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logo_m-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跳至中央區塊/Main Content :::
  • 期刊簡介
    • 期刊簡介
    • 訂閱辦法
    • 與我們聯絡
  • 編輯委員會
  • 卷期目次
    • 即將刊登論文
  • 資料庫收錄
  • 投稿須知
    • 撰稿用例
  • 線上投稿
  • 人社中心
EN
人社中心
search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 Home
  • 卷期目次
  •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第 24卷第 02 期
  • Facebook
  • line
  • email
  • Twitter
  • Print
2012年6月 24卷2期
選舉地理如何影響臺灣縣市長候選人的當選機率:1989–2009
發刊日期/Published Date
2012年6月
中英文篇名/Title
選舉地理如何影響臺灣縣市長候選人的當選機率:1989–2009
The Estimation of a Hybrid Model on Political Geography: The “Regional Effect” of County Magistrate Elections in Taiwan from 1989 to 2009
論文屬性/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作者/Author
徐永明, 林昌平
Yung-ming Hsu, Chang-ping Lin
頁碼/Pagination
121-163
摘要/Abstract

本文嘗試以選舉結果的空間分布與政治版圖的比較出發,探討與深化「地區性」因素對於個別候選人當選機率的影響。進一步針對「地區性」因素的性質,將之區分為三項不同的方向:⑴強調該候選人所在地區本身的獨特性、⑵強調候選人所在地區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⑶強調「政治」特質上的相互作用會較「地理」特質上的相互作用更為有意義。嘗試提出一項整合模型,並使用臺灣1989–2009 年六屆縣市長的候選人層次選舉資料進行分析。期望透過不同「地區性」因素分析的檢視,觀察各項「地區性」因素對縣市長當選的影響性,並同時探討地方層次的選舉,全國性層次因素是否會對選舉結果造成影響,對未來選舉研究形成全新的視野。本文認為影響候選人當選機率的原因,並不完全在於個人的特質與政治條件,這裡引入地區性因素,說明地區本身的獨特性(significant differences),仍受到候選人的黨籍與空間關係的相互作用(interaction)所影響。透過政治版圖整合模型(空間迴歸)的回饋效果,估計結果顯示縣市長當選因素的影響效果應較為正確,因為其包含了直接效果與間接效果的部分。此外,全國性層次因素(所屬政黨與中央執政黨相同)會對該項期中選舉結果造成負向影響,可看出中央執政黨的表現會影響民眾對於地方縣市長候選人的評價,地方執政黨的執政則有助於該屆同黨縣市長候選人的競選,本文雖然僅處理1989–2009的選舉資料,但由2010年底舉行的臺灣五都大選結果來看,仍舊可以觀察到此現象。

This paper aim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political geography analysis and political blocs analysis. We re-examine the effect of region by three definitions: (1)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regions, (2) the neighborhood interaction of regions, (3) the interaction of region in social networks. The empirical result of Taiwan’s county election data during 1989–2009 with the spatial probit model shows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region in social network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neighborhood interaction of region. The most important attribute of this paper is that we re-define the meaning of the effect of region in county election. The conclusion shows that the interaction of region must be considered in election analysis. However, the interaction in social network is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neighborhood interaction. Although this article only deals with the election data of 1989–2009, but by the end of 2010 5 municipalities TAIWAN of view, this phenomenon can still be observed.

關鍵字/Keyword
政治版圖, 政治地理, 縣市長選舉, 空間迴歸模型, 政黨與選舉
political blocs, political geography, county election, spatial probit model, party and election
學科分類/Subject
政治學
Political Science
主題分類/Theme

DOI
檔案下載/Download
摘要 全文下載
相關文章
  • 政治情緒與選舉參與:2012年和2016年臺灣總統選舉的經驗分析
  • 如何看待穆斯林社會中政治伊斯蘭的民意支持?複層次迴歸模型的實證分析
  • 今天拆大埔,明天換政府?臺灣民主化後的土地開發與選舉,1993–2015
  • 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參與: S. Huntington 的參與理論
  • 有限改革的政治意義:中國大陸動員式選舉參與對其城市居民參與意識的影響

  • 期刊簡介
  • 編輯委員會
  • 卷期目次
  • 資料庫收錄
  • 投稿須知
  • 線上投稿

115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Tel: 02-27898156 Fax: 02-27898157 Email: issppub@sinica.edu.tw

© Copyright 2025. RCHSS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隱私權及安全政策版號:V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