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logo-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logo_m-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跳至中央區塊/Main Content :::
  • 最新消息
  • 期刊簡介
  • 編輯委員
  • 卷期目次
  • 投稿須知
  • 訂閱辦法
  • 連絡我們
  • 人社中心
EN
人社中心
search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 Home
  • 卷期目次
  •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72期 (2020/06)
  • Facebook
  • line
  • email
  • Twitter
  • Print
2020年6月 72期
亞當史密斯的帝國論述及其背景
發刊日期/Published Date
2020年6月
中英文篇名/Title
亞當史密斯的帝國論述及其背景
Adam Smith’s Discussion of Empire and Its Context
論文屬性/Type
一般論文 Article
作者/Author
陳正國
Jeng-Guo Chen
頁碼/Pagination
131-197
摘要/Abstract

當本文強調,欲理解亞當史密斯對帝國的態度,必須從兩層背景來加以理解。一是17 世紀出現的海權帝國的觀念及其相關論述,二是英國在英法七年戰爭之後成為西歐海洋強權與帝國的事實。循此,本文建構了英格蘭的貿易與海權帝國的論述。此一現代帝國論述使得政治經濟學擅揚而共和主義退位。史密斯承襲了這套政治經濟學的現代海權帝國觀念以批判征服型帝國。但他另一方面以「自然的」經濟發展邏輯以及正義的帝國統治兩項原則來分析、批評大英帝國近兩百年的海外殖民地發展。本文最後提出,史密斯所追尋的「正義帝國」,是18 世紀晚期以後,關心英國殖民統治的作家與政治人物的重要課題,同時也是最重要的遺產。

This essay emphatically argues that Adam Smith’s attitude toward empire can be better understood in the context of the maritime empire long propagated by the political economists before him. Contesting the revisionist views describing Smith as a pluralist theorist against empire, this essay argues that Smith’s political economy enables him to criticize colonial governments and policies within, but not beyond, the parameter of empire. Distancing itself from republican views of anti-imperial politics, the Smithian political economy brings natural affluence and justice, not sympathy and cultural pluralism, to the forefront. Smith’s critique of empire develops around the concern of how to govern a colon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inciples of justice. Henceforth, “Is a just empire possible?” becomes an emergent question for British intellects and statesmen concerned with British politics at home and abroad.

關鍵字/Keyword
亞當史密斯, 尼古拉巴本, 帝國, 帝國主義, 海權帝國, 重商主義, 殖民
Adam Smith, Nicholas Barbon, Empire, Imperialism, Maritime Empire, Mercantilism, Colony
學科分類/Subject

主題分類/Theme

DOI
檔案下載/Download
全文下載
熱門文章
  • 秦漢政治思想史中的知識與權威: 研究現況與展望

    傅揚

  • 不確定性與歐洲右翼民粹主義

    阮曉眉

  • 科技中介的日常生活實作:一個分析框架的提出——以血糖監測與胰島素注射技術為例

    劉育成

  • 人造社會性:從俗民學方法觀點初探人工智能如何做為一種社會現象

    劉育成

  • 安寧照顧的運作語意:自主善終

    阮曉眉


相關文章
  • 政治價值與歷史詮釋─讀蕭高彥教授 《探索政治現代性:從馬基維利到嚴復》
  • 新共和主義可以克服國家恐怖主義嗎?
  • 在政道之後:回應Confucian Liberalism 的評論者
  • 評蕭高彥教授《探索政治現代性》
  • 重構民主轉型的「正義」概念

  • 最新消息
  • 期刊簡介
  • 編輯委員
  • 卷期目次
  • 投稿須知
  • 訂閱辦法
  • 連絡我們

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Tel: (02)2782-1693 Fax: (02)2785-4160

© Copyright 2025. RCHSS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隱私權及安全政策版號:V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