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logo-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logo_m-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跳至中央區塊/Main Content :::
  • 期刊簡介
    • 期刊簡介
    • 訂閱辦法
    • 與我們聯絡
  • 編輯委員會
  • 卷期目次
    • 即將刊登論文
  • 資料庫收錄
  • 投稿須知
    • 撰稿用例
  • 線上投稿
  • 人社中心
EN
人社中心
search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 Home
  • 卷期目次
  •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第 08卷第 02 期
  • Facebook
  • line
  • email
  • Twitter
  • Print
1996年9月 8卷2期
「需要」的概念與社會福利:社會主義、自由主義與英國式的福利國家
發刊日期/Published Date
1996年9月
中英文篇名/Title
「需要」的概念與社會福利:社會主義、自由主義與英國式的福利國家
The Concepts of Needs and Social Welfare: Socialism, Liberalism, and the British Welfare State
論文屬性/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作者/Author
張世雄
Shrsyung Carl Chang
頁碼/Pagination
257-304
摘要/Abstract

本文從「需要」概念在西方社會主義和自由主義政治史中的使用和發展,來探索英國式福利國家的運作機制和福利危機的邏輯。需要的社會行政管理統治模式以行政管理的組織和專業技術,來形成「戰後福利共識」,組成自由民主--資本主義--福利國家,取代了世紀長的政治意識型態與價值衝突。隨著政治經濟運作條件的改變,需要管理的政治自 1970 年代起不再能有效的穩定和消除衝突的多元價值。「福利」做爲一種需要的滿足,相對於效用的極大化,如何理性地調合這些價值衝突和隨之帶來的團體衝突,仍有待一健全的需要理論和政治。

The concepts of "needs" and "social administration of needs" are essential to analyzing the working mechanism of the British welfare state and the logic of its crisis. The constellation of "liberal­ democracy," "capitalism," and "welfare state," which is organized around the principles of bureaucratic administr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cision-making, diminishes vehement conflicts among political ideologies and values that have raged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last century. However, the "Post-Cold War consensus" dissolved quickly from the 1970s. In the changing world political-economic conditions, however, the "politics of needs administration" no longer serves effectively to stablize the economy and, in turn, to contain conflicting values. As a result, social welfare, understood in terms of "needs­ fulfillment" in contrast to the utilitarian notion of "utility-maximiza­tion." urgently needs to be reconceptualized and retheorized.

關鍵字/Keyword
需要的概念, 自由主義, 社會主義, 福利國家
Concept of need, Liberalism; Socialism, Socialism, Welfare state
學科分類/Subject

主題分類/Theme

DOI
檔案下載/Download
摘要 全文PDF
相關文章
  • 黑格爾倫理性自由主義之重構
  • 李大釗到馬克思主義之路
  • 「創造出公民,要什麼就都有了」?論盧梭的自由、愛國主義和實現共和的弔詭
  • 盧梭、康德與永久和平
  • 歐盟的政治形式與 歐盟條約的「國際社會契約」面向:重訪普芬道夫、孟德斯鳩與盧梭的 聯邦政治體理論

  • 期刊簡介
  • 編輯委員會
  • 卷期目次
  • 資料庫收錄
  • 投稿須知
  • 線上投稿

115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Tel: 02-27898156 Fax: 02-27898157 Email: issppub@sinica.edu.tw

© Copyright 2025. RCHSS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隱私權及安全政策版號:V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