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logo-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logo_m-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跳至中央區塊/Main Content :::
  • 最新消息
  • 期刊簡介
  • 編輯委員
  • 卷期目次
  • 投稿須知
  • 訂閱辦法
  • 連絡我們
  • 人社中心
EN
人社中心
search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
  • Home
  • 卷期目次
  • 《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78期 (2023/06)
  • Facebook
  • line
  • email
  • Twitter
  • Print
2023年6月 78期
霍布斯與洛克論家庭、女性與 家父長主義
發刊日期/Published Date
2023年6月
中英文篇名/Title
霍布斯與洛克論家庭、女性與 家父長主義
Hobbes and Locke on Family, Women and Patriarchalism
論文屬性/Type
一般論文 Article
作者/Author
周家瑜
Chia-Yu Chou
頁碼/Pagination
189-244
摘要/Abstract

本文探討霍布斯與洛克兩個近代契約論思想家之理論關聯,特別著重兩人對女性角色的相關論述。本文試圖回應當前兩個學界論述主軸:一方面,霍布斯與洛克研究學者傾向聚焦在宗教寬容脈絡與洛克早期的霍布斯主義,另一方面,自Carole Pateman 以來,近年接續以性別角度重新詮釋兩個思想家的女性主義批判。相對於這兩種閱讀這篇文章論證:霍布斯關於家庭與自然平等的論述核心在於指出「自然權威的不穩定」,自然的權力如父親權力無法形成穩定與持久的政治統治;而洛克則進一步主張父親權力與政治權力本質、範圍與目的均不相同。綜而言之,就家父長主義而言,本文期望論證:霍布斯與洛克政治思想的共同主軸都是對家父長論述的疑慮與批判。

This essay explores the theore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Hobbes’s and Locke’s political thoughts, in particular their accounts of women. It aims to respond to the current debates: first of all, the debat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ir political thought which mainly focuses on Locke’s Hobbism in his early accounts of religious toleration and second, Carole Pateman’s feminist critique of Hobbes’s and Locke’s political thoughts. To do so, I argue that Hobbes and Locke both aim to refute patriarchal accounts of political power by first revealing the instability of natural authority (Hobbes) and by clarifying the different natures of these two distinct powers (Locke). In sum, this essay intends to point to the theoretical concern shared by the two thinkers, namely a critique of patriarchalism.

關鍵字/Keyword
霍布斯, 洛克, 父權, 家父長主義, 菲爾默, 家庭社會, 女性主義
Thomas Hobbes, John Locke, Paternal Power, Patriarchalism, Robert Filmer, Conjugal society, Feminism
學科分類/Subject

主題分類/Theme

DOI
檔案下載/Download
全文下載
熱門文章
  • 秦漢政治思想史中的知識與權威: 研究現況與展望

    傅揚

  • 不確定性與歐洲右翼民粹主義

    阮曉眉

  • 科技中介的日常生活實作:一個分析框架的提出——以血糖監測與胰島素注射技術為例

    劉育成

  • 人造社會性:從俗民學方法觀點初探人工智能如何做為一種社會現象

    劉育成

  • 安寧照顧的運作語意:自主善終

    阮曉眉


相關文章
  • 「反專制主義者,聯合起來!」── 評《馬克思:從共和主義到共產主義》
  • 民權論與現代性:評《探索政治現代 性:從馬基維利到嚴復》
  • 自由主義陰影下的洛克:洛克論財產的道德問題
  • 新共和主義可以克服國家恐怖主義嗎?
  • 托克維爾論家庭的本質與民主精神: 公私混合性與自我犧牲

  • 最新消息
  • 期刊簡介
  • 編輯委員
  • 卷期目次
  • 投稿須知
  • 訂閱辦法
  • 連絡我們

115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Tel: (02)2782-1693 Fax: (02)2785-4160

© Copyright 2025. RCHSS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隱私權及安全政策版號:V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