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logo-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logo_m-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跳至中央區塊/Main Content :::
  • 期刊簡介
    • 期刊簡介
    • 訂閱辦法
    • 與我們聯絡
  • 編輯委員會
  • 卷期目次
    • 即將刊登論文
  • 資料庫收錄
  • 投稿須知
    • 撰稿用例
  • 線上投稿
  • 人社中心
EN
人社中心
search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 Home
  • 卷期目次
  •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第 04卷第 01 期
  • Facebook
  • line
  • email
  • Twitter
  • Print
1991年11月 4卷1期
Migration Transition and Educational Differentials in Taiwan, 1981-85
發刊日期/Published Date
1991年11月
中英文篇名/Title
遷徙在敎育程度上之分化性:以台灣爲例
Migration Transition and Educational Differentials in Taiwan, 1981-85
論文屬性/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作者/Author
陳肇男, 史培爾
Chaonan Chen, Alden Speare, Jr.
頁碼/Pagination
447-469
摘要/Abstract

本文的目的是利用行政院主計處所收集之一九八一至一九八五勞動力調査資料來檢定遷徙轉型理論的適用性。分析結果顯示從遷徙量丶遷徙方向及遷徙動機三方面來看,台灣地區的遷徙情形,在80年代的上半期,是符合遷徙轉型理論對工業化國家所做的假設。我們檢定遷徙者與非遷徙者之教育程度的差異性時,首先我們發現遷徙者之教育程度都高於遷出地及遷入地非遷徙者之教育程度。不過,當年齡與就業情形被控制住時,遷徙轉型理論的大部份假設都得到分析結果的支持,少數的例外可以用較大幅度的鄉村工業化及較遠距離的通勤來加以解釋。

This paper tests the mobility transition theory using data from the October round of the monthly labor force surveys conducted in Taiwan in 1981-1985.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migration in Taiwan in the first half of 1980's was basically in accord with what had been hypothesized by the theory for an industrialized society in terms of volume, direction and motivation of migration. When age and labor force status were controlled, the mobility transitional hypotheses were mostly supported by our data. Exceptions could be explained by greater rural industrialization and greater daily commuting than had been common in Western societies at a comparable stage of development.

關鍵字/Keyword

學科分類/Subject

主題分類/Theme

DOI
檔案下載/Download
摘要 全文PDF
相關文章
  • 健康保險與老人自付醫療費用之探討
  • 調節生育與國際移民:未來台灣人口變遷的兩個關鍵問題
  • 海洋環境史視野下臺灣海峽海難:以清代班兵與水師為討論中心
  • 「政治變遷與公民意識」特刊編輯報告
  • 近代人權觀念的轉變:一個社會生態觀點的分析

  • 期刊簡介
  • 編輯委員會
  • 卷期目次
  • 資料庫收錄
  • 投稿須知
  • 線上投稿

115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Tel: 02-27898156 Fax: 02-27898157 Email: issppub@sinica.edu.tw

© Copyright 2025. RCHSS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隱私權及安全政策版號:V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