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logo-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logo_m-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跳至中央區塊/Main Content :::
  • 期刊簡介
    • 期刊簡介
    • 訂閱辦法
    • 與我們聯絡
  • 編輯委員會
  • 卷期目次
    • 即將刊登論文
  • 資料庫收錄
  • 投稿須知
    • 撰稿用例
  • 線上投稿
  • 人社中心
EN
人社中心
search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 Home
  • 卷期目次
  • 《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 第 33卷第 03 期
  • Facebook
  • line
  • email
  • Twitter
  • Print
2021年9月 33卷3期
政治爭議與公共理性自由主義的方案
發刊日期/Published Date
2021年9月
中英文篇名/Title
政治爭議與公共理性自由主義的方案
Political Disagreements and a Proposal of Public Reason Liberalism
論文屬性/Type
研究論文 Research Article
作者/Author
許漢
Hahn Hsu
頁碼/Pagination
529-565
摘要/Abstract

本文提出一個公共理性自由主義的觀念,是基於羅爾斯的政治自由主義所提出的一些修改,包括公共理性的內容、其理論地位以及方法論面的一些想法:一、公共理性所規範的政治議題是廣的;二、公共理性是一般政治道德原則,不只是政治價值或理想,是實質的,不只是程序規範;三、公共理性的內容包括公共善以及政治終極目的;四、公共理性的觀念與適用假設了社會有一定的自由民主的政治文化:五、公共理性自由主義在方法論上放棄羅爾斯抽離 的原初處境,公共理性的方法是脈絡化、植根在一個自由民主社會中的政治文 化及公共認同的傳統文化中的信念。

This paper proposes an idea of public reason liberalism, based on some revisions of Rawls’s political liberalism, which will include the following: 1) the scope of public reason is broader than Rawls’s; 2) the idea of public reason is to function as a general principle of liberal political morality, not just as a political value or a political ideal, not just providing procedural regulations but also being substantive; 3) the content of public reason includes public goods and the political final end; and 4) the idea of public reason applies only for a society with a liberal democratic culture; 5) regarding the methodology of theorizing, public reason liberalism rejects Rawls’s idea of original position, and instead adopts as its method the principle of public reason, which is contextualized and embedded in the political culture and publicly accepted traditional heritages of a liberal democracy.

關鍵字/Keyword
公共理性, 價值多元的事實, 公共善, 自由民主的政治文化與公共認同的傳統信念, 公民品德
public reason, fact of value pluralism, public good, political culture and publicly accepted traditional heritages of a liberal democracy, civic virtues
學科分類/Subject
政治學
Political Science
主題分類/Theme

DOI
10.53106/1018189X2021093303005
檔案下載/Download
摘要 全文
相關文章
  • 公民意識對臺灣民眾政治參與之影響:2012與2018兩個年度的觀察
  • 公共投資之稅收效益評估
  • 人民主權與民主:卡爾・施密特對議會式民主的批判
  • 盧梭與康德的共和理念及其實現—共和範式到政治創建的比較
  • 檢驗「好公民」的認知轉變:比較脈絡下的臺灣公民

  • 期刊簡介
  • 編輯委員會
  • 卷期目次
  • 資料庫收錄
  • 投稿須知
  • 線上投稿

115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Tel: 02-27898156 Fax: 02-27898157 Email: issppub@sinica.edu.tw

© Copyright 2025. RCHSS Sinica All Rights Reserved.隱私權及安全政策版號:V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