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演講】
講題:計算社會學初探-當電腦科學家遇上社會科學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When Computer Scientists Meet Social Sciences
演講時間:2016 年 5 月 26 日(週四)下午 2:00 - 4:00
地點:中研院人社中心第一會議室
講者:陳昇瑋博士
講者簡介:陳昇瑋博士現為台 灣資料科學協會理事長、中央研究院資訊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暨資料洞察實驗室主持人,研究領域為使用者滿意度、多媒體及社群 系統及計算社會學等,在使用者/社群意見及感受的淬取及量化方面持續有代表性的研究創見。陳博士堅信資料及資料分析的價 值,長期推廣資料科學及其在各領域的應用,發起台灣資料科學協會及台灣資料科學愛好者年會,期能將對於資料科學的熱情傳 達給大眾,一起來探索資料科學的潛力,並將資料科學引入每個人的專業領域之中。他期待讓資料分析在台灣不再是口號,而是 大家真實拿來解決問題 及創造價值的工具。
欲瞭解陳博士的研究及心得分享,請至他的個人網頁 http://www.iis.sinica.edu.tw/~swc/index_c.html 一探究竟。
演講大綱:
社會科學研究十分困難,主要可能有數個原因,包含 1) 社 會行為本身的複雜性; 2) 取得觀測數據的困難性; 以及 3) 在 大型社會組織中難以進行實驗,因此,相對於物理學、工程學、生物科學而言,社會科學研究的進展尤其緩慢。但在過去二十年來的 資訊革命中,不僅電腦本身的計算速度和儲存容量急遽增加,且取得及分析社會行為觀察數據的範圍及規模也隨之提昇,以現今的電 腦計算分析能力,極有可能劇烈改變傳統的社會科學 研究方法。社會現象可以計算嗎?2009 年二月,以哈佛大學教授 大衛·拉澤爾為首的十五位來 自美國不同學科的大學教授聯名在〈科學〉雜誌 上發表了題為「計算社會學」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的論文,帶起一個新興研究領域的誕 生。簡單地說,計算社會學是一個匯集社會科學和計算科 學的新興領域,它的出現是因為新型態的數據來源,不斷提高的計算能力以及與電腦及統計科學家的關注以及與社會學家的共同合作,其主要研究方法包含巨量數據 觀測、群眾外包實驗、電腦模擬實驗、及演算模型等等。結合電腦科學的計算思維及社會學長久發展的理論,預期將深刻改變研究者 們如何觀察、瞭解及改善這個社會。在此演講中,陳昇瑋博士將簡介計算社會學這門新興的研究領域,並以自身的研究主題出發,分 享如何使用網路實驗、資料分析及統計模式,來瞭解及帶動計算社會學研究,以及如何通過大數據的收集、分析及建模,來觀察及解 決我們切身的社會現象及問題。
※ 本演講無需報名,自由入座。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 學研究中心調查研究專題中心
本活動聯絡資訊:srcsr@gate.sinica.edu.tw,(02)2787-1816 謝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