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Role of Saudara Baru in Ethnic Relations: The Chinese Converts in Singapore
作者 麥留芳
摘要
在馬來伊斯蘭的社會中,皈依回教者都被稱為「新進兄弟」(Saudara Baru)。本研究的主旨乃在探討那些改信回教的新加坡華人,在當地的族群關係方面所扮演的角色。
族群關係的兩大理論主流為同化與整合,由於海洋東南亞各社會種族多元,因此主張華人與當地人通婚以達至同化目的的學者不乏其人。可是,在風俗及法律的約束下,馬來族群與穆士林兩個概念相互結連,以致於欲與馬來族通婚者,必先皈依回教。曾有學者指出,華人一般來說很難奉信回教。在此情況下,探討華族皈依者在兩族群間所扮演的角色,就更具意義了。
本此目的,作者走訪了十一位皈依回教華人穆士林。訪談的問卷共有兩部份。一部份用來記錄個人背景如性別、年齡、家庭狀況等。另一部份則用作專題交談的導引,如皈依的過程、對宗教與種族認同的看法、對伊斯蘭共同體或團契的認知等。
我們的理論前提是華、巫兩族的和諧關係乃繫於華族的皈依者的整合性角色。從方法論的運作層次去看,一個圓滿的整合角色必得使到一己界定的種族認同與權威界定的互相吻合。兩種認同的全然吻合應屬理念型的境界;本研究所著眼的為此境界外的一些變異類型。
總體說來,改信後給受訪者在團契方面所帶來的認同,僅呈現於個人心理層面。當然,這種改變亦同時帶來了精神上的提昇以及更具紀律的操守。美中不足的是,改信的效應卻未能在社會層面加以發酵。這個層面特別是指與馬來族群的社會互動。究其原因之一為他們斷然把馬來社群中流傳的「一入回教,永為馬來」斥為抱殘守缺及脫離現實的觀念;他們深信伊斯蘭教是一種超越族群的宗教,不容馬來族來壟斷。因之,華人皈依後雖然並未為多元種族的形象上增添色彩;其在多元的依斯蘭團契上是做到了。
華人皈依者在否定了馬來族與回教的必然雙聯關係後,其不向巫族看齊應是自然的心理發展。其實,他們中不少亦感覺到,巫族回教徒對他們改信的動機既存疑又冷漠。自我界定認同與權威界定認同的分歧已昭然若揭了。
皈依者在族群認同上的落差豈止來自巫族,其本身的華人族群亦在其改信過程中諸多阻撓與責難。他們對認同失落的表述,不勝唏噓。不過,皈依者對宗教的認同卻不因族群認同上的災難性經驗而有絲毫減退。此情此景,喻皈依者為一被「邊際化」的社群,實不為過。
重大歷史演變,常使個人或族群改變原有的認同。一九八0年代中國的開放改革政策為其國內的回教徒帶來了出國交流的方便。東南亞既為華人回教徒聚集之處,兩方互動頓呈蓬勃。這個歷史演變,間接也催生了皈依者的「再華化」的意識。受訪者多因此重拾或重建其對華人族群之認同。
原來已堅守不渝的,且超越族群認同的宗教認同,加上「再華化」意識與日強化,新加坡皈依者能扮演的整合角色若非虛有其表,必也落得事倍功半。
總結所述,新加坡華人皈依回教者,其改信後所獲得的,原則上只是個人的精神解脫。基於其在種族認同上的落差,以及對中國穆士林團契的嚮往,其所扮演的族群整合角色,可喻之為雖愛卻莫能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