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南亞研究論文系列 No.54

見證歷史,與時俱進: 泰國佛像與歷史情境的關係
作者    嚴智宏
     
摘要    
本文旨在分析泰國佛教雕像風格遞嬗的過程,與這些過程背後的歷史情境。基本上,泰國佛教雕像在不同的時期中,呈現不同的風貌。這種差異可能與各時期的政治、社會經濟、宗教概況、藝術水準等等因素有關。

基於上述因素,泰國佛教雕像的歷史大致可分成三大階段。首先,在正式獨立建國前,它的佛教雕像大體屬於草創與養成階段。當時致力於吸收外來文化(如印度笈多、帕拉,以及高棉、中爪哇等)並發展自我,各地區(如墮羅鉢底、高棉-華富里、室利佛逝等)的雕像也都出現了各自的特徵。接著,泰國不但在政治上獨立建國(即素可泰時期),在藝術上也廣泛汲取他人長處,並開創出別具一格的特色,例如,獨特的圓雕佛行像就是當時創造的。在阿瑜陀耶時期,泰國頗為富強,那時藝人工匠冶各種風格於一爐,陶鑄出金碧輝煌的雕像。最後,在現階段中(也就是拉塔那可辛王朝),由於受到西潮的影響,因此許多佛教雕像加入了寫實的風味,融合泰國傳統的主題與西方現代的技法於一身。這可謂交融泰、西,與時俱進,推陳出新。本文之論述,將有助於對泰國佛教雕像的綜觀了解,並可作為進一步研究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