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亞研究論文系列 No.2

The Impacts of Class Differentiation and Cultural Construction on Post-War Land Reform in Taiwan
作者    Shih-Jung Hsu & H. H. Michael Hsiao
    
摘要:
以往對於台灣土地改革之所以能夠順利完成的論述,多偏重於外在力量之探討(或稱「外因說」),例如土地改革之成功乃肇因於剛遷台之國民政府的施政正確;或土地改革政策的制訂者來自於中國大陸,與台灣本地的土地所有者分離,因此比較不受現實利益的羈絆;或土地改革政策之施行與美國之支持與援助有非常密切的關係等。雖然彼等論述之中,多有論及台灣農村當時之不公平租佃條件,及佃農長久以來受到地主剝削的情形,但是對於當時詳細的農村景象,及其客觀條件,似乎皆未給予特別的重視,比較缺乏對於台灣內部促成土地改革政策施行的探討(或稱「內因說」)。本文因此著重於日治末期及光復初期,台灣農村中地主與佃農的生產關係;及佃農在面對地主的經濟強勢之下,又有如何的文化建構來予以回應等相關課題。追根究底,本文乃是嘗試對於上述「外因說」之見解提出補充之論述,假設土地改革政策形成的部分成因,或許是台灣農村內部連續衝突過程之下所累積的結果;並假設土地改革的社會根源乃是來自於農村社會階級分化,及各階級民眾認同於不同的文化意義體系,而這種文化的意義體系乃是存在於農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本文嘗試由社會運動的理論出發,將土地改革視之為農民長時期以來集體行為或社會運動的結果,因此文中探討了三種主要的社會運動理論:資源動員論(resource mobilization)、馬克斯階級衝突論(Marxist theory)、及社會心理論(social psychological theory)等。根據這三種理論,社會運動發生的原因可能是來自於自利(self-interest)、階級分化(class differentiation)、及文化崩潰(cultural breakdown)。然而,本文也進一步引入權力(power)之研究,指出縱然上述三個原因發生也未必會帶來民眾的抗爭;相反的,由於階級上的控制及文化上的霸權,民眾反而因此會保持沈默。而這就是本文於個案研究時的主要發現,佃農雖然承受了相當不公平的待遇,但是彼等不僅不敢起來反抗地主,反而進一步的培養出相當馴服的個性,在這種情況之下,根本不可能發生佃農的反抗。本文指出佃農的沈默與馴服應該是與台灣過去的歷史發展有關,而日治末期的高壓統治及發生於民國三十六年的「二二八事件」更是加深了佃農這種臣服的個性,上述這些因素皆提供了國民政府實施土地改革的背景。因此本文再一次肯定土地改革「外因說」的論點,並建議如果要進一步瞭解台灣土地改革政策形成的原因,就必須探討國民政府過去在大陸的經驗。